高考网址导航手机版×

推荐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常用资讯 >录取分数排行榜与高考改革背道而驰

录取分数排行榜与高考改革背道而驰

常用资讯2015/3/2 17:43:22100

[摘要]

  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《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(2014年版)》在网络上流传开来,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排行榜的热议。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2005~2013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。该榜单负责人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邝春伟说,这份排行榜的出炉,正是为了向社会反馈一下,关于“录取行情”的客观参考,并不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。他还特别申明,“我们的榜单不收钱,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反映。”

  根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进行排行,貌似很客观——依据的是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,但其实,也并不客观,因为从2003年起,我国已有22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(2014年达90),这些高校在各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,是将自主招生学生排除在外的,也就是说,一本录取分数线已不能“客观”反映一所学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情况。

  这一排行榜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,用录取分数来对学校进行排行,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。舆论对此的解读会是录取分数10强校、100强校之类,这与用高考分数、升学率对高中排行是一个道理。如果一些高校在乎这一排行,就会引导高校关注高考录取分数,将这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。

  事实上,多年前,我国不少高校,就特别关注高考录取分数,每年高考录取结束,学校在总结招生工作时,都会将本校录取多少省市文理科状元、录取分数超过当地重点线多少、在多少个省市录取分数位居前列,作为重要的招生政绩。这种招生政绩导向,制造严重的抢生源乱象,包括用违规的预录取方式抢生源,破坏招生秩序,侵犯考生的权利,还曾引起学校间的口水大战。

  这种情况近一两年有所好转,教育部已禁止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采用预录取方式,有的高校已经在招生总结中,不再提录取状元的情况,也不再提录取分数排当地多少名。高校自己也意识到,一边在推进自主招生,强调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,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一边又重视录取分数高低,是自相矛盾。但是,社会舆论对高校的招生评价似乎还没有转变,还是用录取分数来评价一所学校当年的招生情况,甚至包括对自主招生的评价也是如此。

  这个录取分数排行榜,就是基于这样的舆论情绪而制作的。这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改革诉求恰恰相反,是以录取分数高低来论生源质量优劣。

  一直以来,笔者对民间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,持支持态度,认为这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。各大学排行榜,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大学办学的理解,采用相应指标进行的排行,排行是否权威,对高等教育发展、对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是否有参考价值,取决于排行榜采用的指标是否科学、数据是否真实客观。但遗憾的是,已发布的不少大学排行榜,采用的指标,多是一些功利性的办学指标,诸如招生时的录取分数、招生规模,办学中的发表论文数、申请经费数、成果数,毕业时的学生就业率等等,这引导学校办学更为功利,追求数据,而不是注重内涵与质量。有的排行机构,甚至搞钱名交易,让排行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,因此,叫停大学排行榜的声音也一直不断。

  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,专业机构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。客观而言,我国现在正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,如何对大学办学进行科学、客观评价,面临很大的挑战。排行榜制作机构应坚持独立性、专业性,对大学的办学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,而不是一味迎合功利的诉求,拿一些功利的概念进行炒作,这会影响专业评价机构的健康发育,也会干扰教育改革。

相关阅读: